远眺,绿荫环绕、绿满山野;近观,推窗见绿,出门即景,走进宁德市,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生态魅力尽显。
近年来,宁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行林长制,各级林长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国土绿化美化持续推进,森林质量稳步提升,林业产业持续壮大。2021、2022年度宁德市两次入榜“中国绿都”,宁德市林业局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今年2月,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在宁德顺利召开,为全国、全省提供了“宁德经验”。宁德市正不断探索,厚植生态底色,奋力谱写“宁德篇章”。
护绿,让“林长制”促“林长治”
林木间清风徐徐,鸟鸣声清脆悦耳,在宁德市的一处林地,天刚蒙蒙亮,网格护林员就已经踏上了对林区巡护的路途。
“这里的每一座山梁、每一条山沟,我几乎都走遍了。”护林员老张说,“自从当了护林员,感觉肩上的责任重了。这份工作不轻松,但是每当看到林区植被越来越茂盛,各种小动物越来越多,感觉为这片大山付出所有都是值得的。”
与林为伴,守护每一片青山。近年来,宁德市林业局积极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实,出台《宁德市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目前,全市已有2501名各级林长成为91.31万公顷森林的守护人,全力以赴守护着宁德的绿水青山。
宁德市充分发挥林长制的牵引作用,坚持“林”上发力。“长”上尽责,“制”上创新,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推动林长制改革发展。当前,市县两级不断深化“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林长+法院院长”联络机制,全面建成市、县林长制指挥中心,加快推进乡镇林长制指挥分中心建设,着力完善林长制一体化指挥体系,推动生态修复保护。
此外,宁德市多措并举,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和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求,宁德市制定了年度工作要点,细化林长制督查考核细则,严格督查考核,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围绕林长制组织责任体系、督查考核、运行机制、林长履职、部门协作、智慧管理、跨区域合作等方面展开创新试点,强化基层林长、林业基层单位、公安派出所、护林员和社会力量联动,形成保护森林资源的强大合力;共同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
管绿,让“数据化”换“高效率”
一早,宁德市某林区护林员就来到他负责的山林,只见他打开手机里的护林巡护APP,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这个APP真的挺实用的,不仅能自动汇总上传巡护路线、打卡点数据等信息,发现什么问题还能及时拍照、实时反馈,感觉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顺手。”
原来,宁德市改变传统的巡护方式,让护林员在工作时持手机,通过拍照、定位等手段进行信息采集,此方法不仅提高了巡山护林的效果,也实现了护林员管理规范化。
护林巡护APP的运用为林长制插上了“智慧之翼”,是宁德市林长制向数据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契机,近些年,宁德市还积极探索无人机在森林督查、营造林、病虫害防控、森林防火等领域应用,加强无人机采购和驾驶人员考证力度。依托省级无人机应用管理平台和大疆智图软件,不断研究与GIS林业资源数据融合,提高了无人机应用领域,助力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工作。
目前,宁德市有林业无人机189台(其中云圣51台,大疆138台),基本实现每个林业站、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等林业基层单位配备1台无人机目标,形成了无人机全覆盖的监测体系。
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林长制建设进程中,宁德市更好地实现信息互融互通,提高护林管林效率,筑牢全市绿色生态屏障。
用绿,让“山常绿”变“民常富”
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油花红。金秋时节,宁德市霞浦县水门乡八斗丘村的红花油茶迎来了结果期,一畦一畦的油茶树整齐划一,衬着蓝天、绿树,村民们背着竹篮采摘着一个个硕大的油茶,忙碌的茶山上笑声回荡。
2010年起,八斗丘村先后对村中原有的野生红花油茶林进行垦复改造管理、保护开发。同时流转林地250多亩,进行红花油茶人工培育、扦插,使红花油茶园林面积规模增加到目前的400多亩,初步形成宁德市最大面积的红花油茶主产区。不仅如此,当地还成立了霞浦县强民油茶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庄村民发展红花油茶及其他农业种植产业。
“现在不用外出务工也能挣到钱,照顾家庭和增加收入两件事都不耽误。”村民老李摘下一颗油茶后乐呵呵地说。
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是宁德发展“林”经济的新源泉。以绿为底,林下生金的情况不止发生在霞浦县。近些年,宁德市各地纷纷在点“林”成“金”上做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立足闽东气候、地理等优势,宁德市引入全国文心兰种植最优质企业——福州多芬园艺公司,借助其种苗、技术和市场优势带动屏南、周宁、蕉城等地6家花卉企业种植文心兰;通过实施竹业开发富民工程,宁德市推广丰产竹林栽培技术,做强竹林丰产经营和竹产业……
山是载体,财富在林。宁德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挥油茶、竹业等传统产业优势,在精深加工、强链延链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林农收益。2022年,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9.88万亩,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119.44万亩,油茶总面积29.5万亩,林业总产值达528.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