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里结出“致富果”
2024-04-10   作者:阮冠达   来源:福州日报

20240410_008_04_30.jpg

农户在田间剪枝。(塔庄镇供图)

雨霁风清,春和景明。4月上旬,一幅春耕的壮美画卷在闽清大地徐徐展开,各乡村农户抢抓农时,开展耕田、修剪、育秧等工作。

在闽清塔庄镇炉溪村,村支书邱鸣发正在田里忙活着。“这是今年刚种下的百香果,也是村里致富的新希望。”顺着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片雪白的地膜间,几株小小的枝干已拔了节、长了叶,迎着阳光努力生长。

云龙的西红柿、梅溪的橄榄、下祝的水蜜桃……在闽清,各类特色农产品是广招财源的“香饽饽”,也是各乡镇的“金招牌”。炉溪村的致富“金招牌”又在何处?

为寻找这个答案,这几年,邱鸣发和农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合作社内有一块十几亩大的试验田,每年春耕,邱鸣发都会在这里播下新的种子——玉米、番薯、百香果……地里的作物换了一茬又一茬,合适的“金招牌”却始终没出现。

“党员干部带头种,失败了,损失我们来担;成功了,经验全村共享。”这是邱鸣发的“试验田计划”。经过多年的尝试,他感觉最适合当地的特色农作物还是百香果。“这里的气候、土壤环境都适合,市场竞争也不激烈。如果能成片种植,至少能有5年的红利期。”

说干就干!去年春天,塔庄镇农技站为炉溪村引进了新品种百香果——钦密九号,并根据新品种特点改进种植技术,转换种植模式。

“之前炉溪的百香果产业未能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百香果产品质量不高,产能不足。”塔庄镇农技站站长黄冰煌介绍,过去的品种产量大约亩产500公斤,口味较酸,不受市场欢迎。针对市场需求,塔庄镇引进新品种百香果,同时结合当地的气候规律,重新调整种植计划。

“最适合百香果的生产温度在20℃到30℃之间,结合闽清县的气候规律,我们将3月到7月,以及8月下旬至12月定为百香果种植期。”黄冰煌介绍,新的种植模式采用轮种方式,将一年分为两个种植期,收获后即铲除。既避免了百香果幼苗在田间遭受冻害及病虫害,影响来年结果时的口感,也将百香果从一年一收变为一年两收,进一步提升百香果产量。

精挑细选的新品种,配合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让试验田结出了“致富果”。“前几年我们尝试种植百香果,亩产量只有300公斤,去年平均亩产量已达到约1250公斤,光我自己就增收约2万元。”算完账,邱鸣发笑得有些欣慰,据他所知,村里另外几户人家的百香果亩产量可达到1750公斤至2000公斤,收益还会更高。

看到了试验田的好效益,村民们的积极性也更高了。今年,村中百香果的种植面积从50亩扩大至200亩,周边的梅坪村、斜洋村等也有不少农户开始尝试,还向邱鸣发打听种植百香果的秘诀。

“村干部带头做试验,出成绩了,大家自然会跟上。”邱鸣发说,“刚种下的百香果预计这个月开花,7月就能结果,我想继续给大家带个好头,一同致富!”

责任编辑:曾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