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在三都澳白基湾渔排挑选大黄鱼 刘霄鹏 摄
初夏时节的三都澳白基湾海域,海风猎猎,波浪翻滚,浮动的渔排鳞次栉比,海水之下群鱼纵横碧波。
然而,就在几年前,三都澳海域俨然是另一幅图景。无序、无度地“耕海”,再加上木质渔排、泡沫浮球等传统设施老化,各种废弃物、垃圾在海面四处飘散,污染水域,渔业病害频发,水产品质量下降。
2018年以来,宁德市持续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这股强劲的改革新风首先吹向养殖设施升级改造。用新型环保塑胶网箱、空心浮球升级替代木质渔排、泡沫浮球等传统养殖设施。同时,积极推动智慧渔排建设,通过数字化养殖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海域水温、溶解氧、PH值、盐度、风速等,实现科学化养殖和风险预警。
“改造后养殖面积缩小了,产量反而增加了,我们公司的大黄鱼年产量由原来的6500吨提高到8500吨。”谈及改造带来的变化,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海上养殖基地负责人宋向国满是感慨,“水质变好了,生态环境变美了,原本以为只能再养几年,现在不只我们这一代,孩子那一代也可以养。”
在推动海上养殖升级改造的同时,宁德市还着力提升海上养殖管理与服务能力。将社区治理经验从陆地“嫁接”到海上,探索“海上社区”治理模式,建成15个“海上社区”,并配套建设宁德市海上绿色养殖技术服务平台和宁德市“智慧海洋”监管平台,让渔民享受党群服务、设施技术、绿色养殖、物业管理等服务功能。
宁德大黄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着“国鱼”的美誉。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宁德大黄鱼曾濒临灭绝。
面对大黄鱼资源枯竭,以刘家富为代表的闽东水产科技人员开展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研究,先后完成大黄鱼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多季批量育苗、网箱与土池养殖等试验,不断攻克全人工繁育和养殖系列关键技术,逐步扩大人工养殖大黄鱼规模。2000年,宁德大黄鱼实现了人工养殖产业化,重新“游”回普通人的餐桌。
随后十几年,宁德大黄鱼良种选育不断取得突破。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大数据算法,正推动迈入基因组育种时代。
2016年开始,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鹏带领团队,与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开展产学合作,联合开发了“宁芯”系列三代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进行大黄鱼海量基因型的准确鉴定。
“利用基因组选育获得的抗虫选育系后代,存活率显著提升,选育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我们实现了液相芯片的完全国产化,自主可控、经济高效。”徐鹏说。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宁德市大黄鱼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建成并不断完善,先后培育出大黄鱼“富发1号”等水产新品种,选育了“宁抗1号”“宁抗2号”等大黄鱼抗病新品系,年育苗超过30亿尾,占全国的90%以上。
海上渔歌响,“蓝色粮仓”频获鱼满舱。2023年,全市大黄鱼产量21.3万吨,占全国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从濒临灭绝到成为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宁德大黄鱼的传奇还在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