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龙岩,群山叠翠,万物复苏。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森林公园,艳丽的山茶花沿防火应急道路次第绽放,游人或驻足拍照,或漫步林间,享受“天然氧吧”的馈赠。“以前道路不通畅,坑坑洼洼的,开车颠簸不说,还经常堵车,现在好了,道路修通了,到这骑行、慢跑都很方便,周末带家人来这儿休闲游憩,特别舒心!”龙岩市民王先生带着家人来踏青,对焕然一新的道路赞不绝口。
这条道路,正是龙岩市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2024年,龙岩市林业局抢抓中央增发国债支持重点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政策机遇,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900余公里,涉及全市7个区县市、6个省属国有林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107个乡镇。
统筹谋划
夯实项目建设“基本功”
龙岩市林业局将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作为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命线”,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重点覆盖森林火灾高风险区、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等重点区域。
项目启动以来,龙岩市林业局成立工作专班,由局领导带队深入一线调研,针对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确保项目高效推进。龙岩市是福建省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常年位居全省首位。然而,复杂的地形和密集的林区也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过去,许多林区道路不通,一旦发生火情,救援力量和物资难以快速抵达,防火压力巨大。”龙岩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田华介绍。
干群同心
书写零征迁“暖心故事”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龙岩市各地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
在上杭县下都镇,当地群众了解防火路建设的用途和重要性后纷纷将自家林地无偿提供给项目建设使用,无一村民主动提出征地补偿费的要求,让当地村镇干部为之动容。“道路建设,方便大家,利国利民,是好事情,应该支持。”高坪村村民李钱茂和李金荣两位村民认真地说道。原来经村里告知他们两人部分沙田柚果林在防火道路建设用地征迁范围内时,如根据市场价值估算,单株果树果实价值约3万元,共36株,李钱茂和李金荣二人没有丝毫犹豫,立马表示没有问题,将无偿将果林用地交出,为防火道路的铺设出一份力。
在武平县大禾镇坪坑村,村民们主动让出土地、拆除附属房、迁移坟地,甚至无偿砍伐自家竹林,实现了“零征迁”的暖心局面。“政府帮我们修路,是盼了一辈子的大好事!补偿款我们不能要!”村民潘美勇的话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村民们还自发投工投劳,协助施工队扩宽路面、清理障碍,沿线群众为施工人员送去热茶和点心,用质朴的方式表达支持。干群同心、协力攻坚,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条路激活一片山
铺就绿色发展“幸福路”
森林防火应急道路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森林火灾防控能力,也为林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在连城县莒溪镇,道路贯通后,村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以前农产品运出去成本高,现在路通了,运输成本肯定能降不少,我们的收入也能增加!”
在新罗区万安镇,道路硬化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等路修好了,游客进来更方便,我们的农家乐和民宿生意肯定会更好!”当地村民信心满满。而在永定区湖坑镇,林下经济产业也迎来了新机遇:“路通了,山里的资源能运出去,外面的客商也能进来,我们的林下产品销路一定会更广!”
“这条路不仅是防火路,更是产业路、幸福路!”龙岩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田华表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的建设,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久久为功
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近年来,龙岩市林业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2024年,全市共建成森林防火应急道路900余公里,惠及全市范围内107个乡镇,有效提升了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带动了林区经济发展。
未来,龙岩市林业系统将持续以“林长制”为抓手,推进森林资源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筑牢生态屏障、注入绿色动能。“我们将坚持‘三绿’并举、推进‘四库’联动,久久为功,守护好龙岩的绿水青山,铺就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张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