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大学生创业故事被搬上舞台:青春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2025-04-21   作者:傅亦静 陈彦馨 徐匆   来源:福州日报

“我没有办法解决时代的问题,我只能投身时代的问题。”13日,在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原创话剧《一榄情深》的首演现场,当剧中主人公陈晓梦深情地说出这句台词时,全场掌声雷动,线上线下1000余名观众被这部充满青春活力与乡土情怀的话剧深深吸引。

image.png

《一榄情深》剧照

“《一榄情深》不仅是一部话剧,也是闽江学院青年大学生创业故事的真实写照。”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文介绍。该剧以闽江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以及闽清县橄榄露非遗技艺传承人等共同打造的橄榄系列产品创业项目为蓝本,将乡村振兴的“大命题”转化为个体的“小叙事”,对“一榄情深”项目创始人、闽江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带头人江华丹和福建省引凤扶贫服务中心理事长裴锦泽的真实经历进行艺术化呈现。“这样一部关于青年创业和就业抉择的话剧,也是我们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困惑与迷茫,激励他们勇于逐梦。”王文说。

话剧中,来自橄榄之乡的陈晓梦,身负被重男轻女观念灼伤的隐痛,在逃离乡土与自我救赎之间挣扎。北方都市青年贺余风,则以“一榄情深”项目为纽带,力邀陈晓梦共赴乡村振兴之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裴锦泽回忆道,2017年,他从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硕士毕业后,选择扎根闽清樟洋村,积极参加各类扶农、支农工作。“当时,闽清橄榄露非遗技艺传承人陈世忠找到我,说橄榄露的销路不畅,一筹莫展。正巧我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结识了正在做永泰梅子加工项目的江华丹,将闽清橄榄露的销售困境告诉她后,我们一拍即合,决定在闽清开展橄榄产业的精深加工项目。”裴锦泽说。

经过调研,他们发现,闽清的青橄榄存在酸、涩、苦、硬等问题,影响其市场价值。2018年,在闽清县政府和闽江学院的支持下,两人带领团队成功打造了“一榄情深”橄榄露、橄榄果汁饮料等系列产品,让合作工厂橄榄饮料的年产量从原先的200吨提升到500吨。

从打造“一榄情深”品牌到开设“梅好闽清”农特馆旗舰店、三坊七巷分店,如今,“一榄情深”品牌又有了新进展。记者了解到,该系列产品不仅畅销福州,去年还成功出口至马来西亚。同时,团队研发的新产品橄榄醋和橄榄酒预计年底上市。此外,作为省科技特派员,裴锦泽还指导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2023级学生郭玥,以闽清橄榄产业为基础,成功研发出具有保肝护脏作用的复合益生菌橄榄汁,产品已覆盖10余家商超、店面和自动贩卖机,并入驻线上平台,首月销量突破1000箱。

“我和裴锦泽因‘一榄情深’相知、相恋,也在闽清这片热土上奋斗了多年。”江华丹感慨地说,“2021年,我成为闽江学院辅导员后,经常向学生分享自己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和‘双创’心得,在实践中引导他们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当剧中青年把‘橄榄露’升华为‘致富路’时,我的就业焦虑被彻底治愈。我意识到,青春不该在‘上岸’焦虑中搁浅,真正的‘岸’就在脚下这片需要我们的土地。”闽江学院人文学院2022级历史师范专业学生锜宇宸观剧后,十分感慨。他说,这部剧和裴锦泽、江华丹的经历,坚定了他成为乡村教师、奉献教育的决心。

责任编辑: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