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建瓯:简化流程 强化监管 扎实有效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2019-03-27   来源:建瓯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是近年来推出的一项涉农新生事物,有利于推进服务规模经营、带动普通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南平建瓯市从2017年开始承担了福建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发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经认真思考与实践,在规范申报、审核发放、事中监管等环节作了一些探索和总结。

微信图片_20190327105839.jpg

一、基本概况

建瓯市地处闽北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垅田和山坡田较多。全市51.68万亩的耕地中,适宜大型机械耕作的集中连片比例不到30%,推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难度较大,主要问题有:一是服务成本高。建瓯市地域面积大,村庄分散,山多地少,户均仅5.32亩,田块与田块间,村庄与村庄间间隔远,影响了农机具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运输成本;二是镇村干部工作力量不足。建瓯市经管队伍力量薄弱,日常事务多,且承担多项农村改革任务,没有足够力量对服务主体完成服务的过程和事实进行跟踪、审核和把关。村干部认为这属于商业行为,往往不愿过多介入;三是小农户积极性不高。村民误认为,名义上是为我服务,实际上是服务主体获利,服务主体不仅收取农户的服务费,还可取得国家项目补贴,农户的利益不多,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四是可选择的服务主体偏少。建瓯市平原洋面田少,多数处在偏僻地方且交通不便,种粮的农民大多年龄偏大,小型农机具较多,大型的农机服务服务主体如果没有一定基地支撑,很难生存,据统计,全市仅有规模不一的6家服务主体。因此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便成为突破工作的关键所在。

微信图片_20190327110156.jpg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做到协调有力。建瓯市领导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局党组多次开会研究,形成总的指导原则:简化程序、于法周全,兼顾各方、平衡利益。并积极协调财政、发改、农机等部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开好“三会”,即服务主体发动会、农村现场宣传咨询会和镇村干部推进会,综合形成建瓯市实施方案,提交市政府研究后,形成以市政府文件下发,这较于多数试点县以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联合行文的做法是个突破,更有利于项目推进。

(二)规范申报,做到流程简化。服务主体基本是在一个生产季节完成后才开始申报材料,根据项目实施时发现的问题,建瓯市抓住几个重要节点对申报流程进行了规范,并联合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申请补助程序的通知》,主要为:

1.规范申报材料。当季服务完成后,服务主体应在村组公示实际实施服务情况,公示无异议后附上服务合同、服务对象承诺书、服务情况登记表、服务对象流转合同或土地经营权权证复印件等材料,向乡镇(街道)经管部门申请报备审核。

2.规范公示内容。公示内容含服务对象姓名、服务内容、面积、拟补贴金额和投诉举报电话,并加盖村委会公章以确认有效公示。

3.规范工作职责。乡镇的职责主要是核查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尤其是公示材料等内容。建瓯市农业农村局的职责是将申报材料委托给电信公司等第三方,以对面积和满意度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在政府网站公示。财政部门的职责则是按照实际补助金额一次性转到服务主体的对公账户上。

(三)兼顾双方,做到过程留痕。经过深入调研,建瓯市农业农村局发现服务的市场价格受路途远近、机械可操作性、一次性可服务面积的多少等因素影响,价格差异大,因此建瓯市在全省开创性提出服务主体按照规定将补助款的50%优惠返还给服务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补助款优惠不低于80%),优惠款从银行一次性转到服务对象的一卡通,以此激发了小农户参与服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省厅高度认可建瓯市做法,并在全省推广,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领导也认为福建省“通过‘一卡通’将不少于50%的财政补助款拨付给被服务农户”的做法准确把握了部委文件精神。

(四)创新思路,做到服务拓展。因小农户耕作面积小,涉及的户数多,服务主体往往不愿意为小农户(零散户)服务。为此,建瓯市利用“亲帮亲、户帮户”的习俗,在一片地找一个代理人,进行联户申报、连片服务,小农户与代理人签订托管合同,托管合同必须标明优惠的服务费,确保服务费可以落到小农户的手上,有效降低成本,从而吸引更多小农户加入到托管服务中来。全市共产生148个服务代理,代理小农户6000多户,面积约为1.8万亩。

微信图片_20190327110258.jpg

(五)严格审查,做到监管到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涉及环节多,监管难度大,如何注意细节,把握重点,尤为关键:

1.严把服务主体“入围关”。严格按照省厅实施方案要求,明确服务主体须向市农业农村局和财政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同意后方可开展相关托管服务。服务主体必须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有一定的实力,服务所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列表,标注出厂编号等唯一的机械出厂编号,以防服务主体弄虚作假。

2.严把补助程序“规范关”。简化程序要注意细节,确保每一个流程都实实在在,且能在纸质材料上体现。建瓯市是2017年度项目试点县,原来的省级方案中服务主体申领补助涉及的表格较多,存在农户多次签字问题,为此,建瓯市积极向省厅建议简化程序,省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对2017年度实施方案进行了完善,在程序上作了优化。

3.严把作业事实“认定关”。一是充分运用土地确权成果,对签订服务合同或者流转合同中个人所列的土地面积数量与实际是否相符进行审核;二是协调农机、植保等农口单位业务对接,对合作社农机数量与社会化服务作业情况是否匹配进行审核。

(六)引进第三方,做到结果公正。为保证服务质量和数量,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建瓯市请电信公司对服务主体服务的对象进行电话抽查,抽查覆盖面达面积20%以上,人数达20%以上,抽查结果作为考核服务主体诚信指标和发放补贴款的依据,提高项目实施结果的公正性。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