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2020-10-23   来源:大连航空管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20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今年世界粮食日的活动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范围扩散蔓延,全球粮食供应秩序面临严峻挑战。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 共筑全球粮安”。

01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

02粮食安全储藏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良好的粮质。粮食籽粒要饱满,破损粒少;粮食干净,杂质少;粮食干燥,含水量低;粮食中没有害虫。

(2)性能良好的粮仓。储藏粮食的粮仓或装具要具有良好的密封、隔热、防潮和防鼠性能。

(3)整洁的储粮环境。放置粮仓的房间要保持整洁的环境,屋内不堆放杂物,地面不留散落的粮食,屋顶不漏水,地坪不返潮,屋内通风及干燥条件良好。

达到以上三条储粮的基本条件,结合平时的日常管理就可以保证粮食的安全储藏。

03储粮对粮食质量有什么要求?

粮食质量要一干二净三饱满。

(1)干:就是粮食本身含水分低。因为水份高了就会增强粮食的生命活力,它的呼吸作用就旺盛,放出的热能就多,也就会提高粮堆里的温度,水分高了还会适宜粮堆中的害虫,霉菌的生长,促使其繁殖,也会提高粮堆中的温度。所以,一般需要保管的粮食对其水分有一个起码的要求,在江西省的气候条件下,要求稻谷水份不超过13.5%,小麦水分不超过12.5%,玉米水份不超过13%,如果是种子或保管期较长的粮食,其水分还要求在此基础上再低1‰,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储藏。

(2)净:就是粮食内的杂质要少。杂质包括杂草种子,植物的枝叶残片、异种粮粒以及泥土、石子等。这些杂质混杂在粮堆中不仅会影响粮食的品质,而且其中常有大量的霉菌和虫卵,容易生虫、霉变,对粮食保管极为不利。所以,对粮食中的杂质含量也有一个起码的要求,如稻谷、小麦、玉米中的含杂量不得超过1%。

(3)饱满:就是粮食的籽粒要充分成熟、完整、饱满。也就是粮食中的未成熟粒、干瘪粒和生芽、霉变、破碎、病斑、虫蚀等不完善粒越少越好,特别是种子粮要求更高。一般要求粮食中的不完整粒,最高不得超过6%。

另外,粮食的色泽、气味也要正常,即要求保持各种粮食本身应有的气味和色泽。

04什么是绿色储粮?

绿色储粮是指采用有效的生态手段,避免化学药剂污染,延缓粮食陈化,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综合性防治方法。它是以储粮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储粮技术。绿色储粮技术,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粮食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民群众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技术。低温和气调是国际公认的绿色储藏技术。

05如何预防粮食安全隐患?

(1)提高粮食安全意识,拒购被污染的粮食。

一些消费者不了解超标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一味认为面粉越白越好,面条和米粉越筋道越好,从而使各种造假行为愈演愈烈。因此有必要提醒广大消费者转变观念,科学消费,提高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粮食安全的自觉性,才能在根本上维护粮食安全。

(2)学习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提高认购的辨别能力。

如何判断面粉和面制品中添加了增白剂呢?从色泽看,未增白面粉和面制品为乳白色或微黄本色,使用增白剂的面粉及其制品呈雪白或惨白色;从气味辨别,未增白面粉有一股面粉固有的清香气味,而使用增白剂的面粉淡而无味,甚至带有少许化学药品味。只有每个消费者都真正学会了粮食安全的正确辨别方法,掌握了认购食品的科学常识,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安全消费。另外,注意选择可信赖的商家和知名粮食品牌,以避免潜在的粮食安全隐患。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提高粮食安全认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责任编辑:郑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