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公安局飞鸾派出所地处蕉城区东南部,毗邻罗源的市际交界处,素有“闽东南大门”之称。全所14名民辅警以警务模式改革创新和构建平安飞鸾为发展契机,不断探索和丰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内涵,守护着山海交织、人口繁杂的19个行政村、2个社区和23080名常住人口,着力打造“山海枫桥”品牌,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闽东南大门扎根。
矛盾不上交,打造纠纷调解“新模式”
飞鸾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成功做法,以党建联盟为依托,紧密结合“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契机,以“党建带队建,党员带民警,全警创先争优”的工作理念,扎根农村一线。按照片区划分建立二都上村、梅田、岚口、沃里四个农村警务工作室,由一名民警,两名辅警常驻,同时结合驻村律师,综治网格员,警务助理若干,打造农村式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
今年7月27日,飞鸾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被人打。接到警情后,民警立即前往现场。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双方情绪比较激动,便将他们带至警务工作室。经了解,当事人王某、施某因感情纠纷发生争执,后施某被王某推搡了几下,无人受伤。之后,警务助理充分发挥本地人的优势,与当事人推心置腹的讲解、疏导,驻村律师耐心对双方讲解有关法律知识,民警认真听取双方意见,对存在的分歧进行针对性的调解,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成功化解矛盾。
飞鸾派出所每周组织警务人员深入各行政村走访,认真排查不安定因素。同时,联合驻村律师,综治网格员,警务助理等多方力量,精确开展矛盾纠纷的“苗头化解”、“源头防控”,定期研判,做好策略,让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自从建立了新式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共发现矛盾纠纷30余起,化解30余起,实现了发现一起,化解一起。有效降低了民转刑事案件的发生,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平安不出事,扎牢群防群治“篱笆墙”
飞鸾派出所在工作中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建立了民警+辅警、村居警务助理、社区平安志愿者、企业保卫部门联合的“1+4”平安队伍,扎实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深入辖区开展防疫宣传工作,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粘贴标语海报、设立卡点、流动语音播报等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到群众当中。同时,动员群众对自己周围的亲人、邻居进行防疫宣传,全面营造浓厚防疫宣传氛围,形成全警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防疫防控格局。
8月4日,飞鸾派出所深入辖区重点部位开展安全大检查,民警重点对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设备运转、消防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并就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责令整改。同时,向辖区群众宣传了打击传销、防诈、防疫、禁毒等方面的内容,做到防患于未然。每月对辖区内4家学校、3家寄递业、2家加油站、6家旅店业、5家娱乐休闲场所的例行检查,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加强了辖区安全管理工作,维护了辖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同时,飞鸾派出所积极创建“智慧警务”模式,推进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步伐。以二都上下村为试点,排查村里的监控盲区、村落死角,共布控45个监控点位,将辖区的重点部位全部纳入“眼睛”的视线范围,下一步,将向全镇推广建设,打造全覆盖、无死角的监控系统,通过科技管控力量,不断提升辖区打防管控水平,对辖区的治安防范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为有效遏制网络电信诈骗案件高发态势,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飞鸾派出所除了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发放了1000多份宣传单,张贴了20余张海报。同时,通过“制作反诈宣传快板”、“培养小小反诈宣传员”等多种途径,深入辖区开展防诈骗宣传活动,推广“金钟罩”防电诈小程序。真正形成全时空、无死角防诈宣传,有效提高了辖区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截至目前,共注册金钟罩7000余人。
服务不缺位,做人民群众的“应声器”
“走民情、访民意、解民忧、暖民心”为切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飞鸾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组建一支“警务+服务”模式的工作队伍,以四个警务区为据点,由民警搭配警务助理逐人划定“责任田”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确保阵地前移、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以点带面实现从“点上服务”向“面上服务”的延伸。
飞鸾派出所在辖区重点部位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辖区多数企业、社区等门岗内所谓的保安实际并无保安证,这不仅违反了保安员需“持证上岗”的相关规定,也不利于辖区安防工作的开展。5月14日,在市治安支队保安大队的帮助协调下,飞鸾辖区保安员的正规化培训正式开班。此次培训落实了保安员持证上岗的规定,提升了保安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规范了保安管理工作,筑牢了辖区安全防线。截至目前,飞鸾辖区“保安员培训”企业专场、社区专场、校园专场相继开班,累计开办3场,参与人数34人。
这些事例只是飞鸾派出所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在优化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派出所还积极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措施,如户籍窗口开通节假日绿色通道、老年人残疾人绿色窗口、开通预约上门服务办理通道等。以服务不缺位为主题,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积极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