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村有新样
2024-02-26   作者:萧镇平 林锦涛   来源:福建日报

时值周末,新建村的半岭古村落又迎来许多城里来的游客。

新建村地处平和县国强乡西北部、漳州第一高峰大芹山脚下。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产业单一、信息不灵、人才短缺,该村的经济曾经较落后。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在返乡乡贤的带领下,通过发展一村多业、一村多品新业态,新建村有了新模样。曾经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如今变成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金牌旅游村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

几年前,退休的赖文达放弃省城的安乐生活回到新建村,任村党支部书记。

“2018年我回村时,发现溪水很脏,不仅没鱼,还散发着臭味。”赖文达说。于是,刚上任,他就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包户到人、责任到人,详细梳理辖区内水流,对河道进行修整,防止污水等直接流入河体,从源头防止污染扩散等。

污水改道、沟渠清淤、管网建设、垃圾入桶……一系列美化环境、净化河道的工作在全村铺开了。

溪水变清了;原先垃圾遍地的河道种上了花草树木;暗夜公园、桃花岛、大戏台、小游园、篮球场、农家书屋等陆续建成。

“这里的花很美,来,拍一张!”如今的新建村,每天都迎来踏青赏花的游客,行走在山涧边的栈道上,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家园变美了,如何更好地发展?在赖文达的带领下,新建村巧借“高山、生态、绿色”的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巧借文化造势,将“古村落”、林下经济、茶园观光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景点“串点成线”,形成集修身养性、休闲健身、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绿道景观长廊。

一直以来,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靠种蜜柚。由于海拔较高,蜜柚成熟较慢,价格不好。经过调查研究,赖文达发现这里山高雾多、雨量充沛,适宜发展茶产业。经过论证,决定调整产业结构,倡导村民“退果还茶”,再由村里兴建凤仙茶叶厂,鼓励返乡乡贤承包。

46岁的村民潘武荣年少时就外出到广东创业,后在潮汕经营茶叶20多年。此次回乡承包了这个茶厂。“这里适合种植潮汕单枞茶,于是我便带回茶苗,引导乡亲们订单式种植,并提供技术支持,茶叶全部由茶厂收购加工。”潘武荣说。

产业结构调整后,新建村已“退柚还林”500亩,“退柚还茶”1000亩。目前,凤仙茶叶厂已通过SC认证,配套2000多亩的茶园将打造成大芹山最大的单枞茶生产基地。

与茶厂同步建成的还有一座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竹业加工厂。

“新建村拥有数千亩的毛竹资源,长期以来,村民偶尔挖挖冬笋,自产自销,没产生经济效益。此次通过垦复,使得毛竹林达4000多亩,建成竹业加工厂,引进金竹竹业公司,将一根根竹子变成了新型竹质材料,把资源变成资产。”赖文达说。

茶业和竹业是赖文达上任后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几年来,新建村采取“党员+农户”的形式,发展一村多业、一村多品新业态,实现林、果、茶、药、竹、蜂一体化发展,不断拓宽村集体收入和群众增收渠道。

“乡村要发展,领头羊很重要!”平和县国强乡党委书记林志伟说,新建村的蜕变,正是返乡乡贤进行乡村治理的有益尝试。(萧镇平 林锦涛)

责任编辑: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