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产业链 十村来共建
2023-01-04   作者:吴旭涛 姚雨欣 许颖 邱洪福   来源:福建日报

新年将至,在光泽县止马镇杉关村路古桥,投资2000万元的新振肉制品二厂已进入装修收尾阶段,一大群工人正忙着搬运新设备。

“这是圣农产业链的一部分。这条链,有10个村党支部参与共建!”新振肉制品负责人冯维敏说,“企业发展好了,村民都受益。正是因为这样,短短一年时间,我们工厂快速扩大产能,现在建设第二个厂子,大家都充满了干劲!”

这是光泽县“联村联建”和“村企共建”工作的新探索。近年来,光泽“一只鸡”等产业越做越大,但作为闽北山区县,当地产业工人不多,产业发展也需要充足的空间;另一方面,村民回归、乡村振兴,需要为农村劳动力匹配就业岗位。在稳经济、促发展的当下,如何“两全”?

把产业链引进村,让多个党支部一起来建!目前,光泽探索的“村企共建”和“联村联建”相结合模式已见成效。县里与龙头企业合作,采取产业嵌入型、项目抱团型、多元投资型、近邻服务型等方式,让产业链条有机嵌入农村,并让多村共建产业链,既稳企业增长,又促乡村发展,摸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企合作、互融共赢的新路子。

龙头带村,又快又稳

2021年,光泽县就探索将产业链如何有机嵌入乡镇。

当年,止马镇党委与圣农集团党委共同合作创办“十支联兴”党建品牌项目——新振肉制品加工厂,并成立由10个村参与入股的新振发展有限公司。

“这10个村村情不同,强弱有别,如何将各村力量拧成一股绳,实现共同富裕,是脱贫后乡村发展的一个大课题。”止马镇党委书记李莉涓介绍,项目启动后,圣农集团党委书记、创始人傅光明私人出资4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由圣农全面负责提供原料、技术和产品销售,10个村则通过土地资源、闲置资产、可用资金等方式入股,化“分散”为“合力”,统一对外经营和销售。

民企带村,收获双赢。在李莉涓看来,圣农的肉串产业链发展完备,将其有机嫁接到止马镇,是因地制宜的可行之策。“我们选准杉关村的一处闲置老厂房作为改建对象,和圣农集团党委商议后一拍即合,仅用28天就完成企业改建、员工招聘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经过3个月磨合,加工厂生产就步入正轨,月产量近百吨。”

对于双方来说,这一合作很“稳”。生产出的鸡肉串由圣农集团包销,消除了各村的市场风险。对企业来说,将生产线延伸到止马镇,既扩大了厂房空间,又收获了劳动力,企业发展更有信心。

目前,这一成功经验在光泽全县铺开。该县68个村通过与各类企业、合作社合作或联合兴办企业,覆盖面达79%。

激发活力,共同致富

中午11时30分,新振肉制品加工一厂的员工按时下班。大家换下工作服,有说有笑地走进员工餐厅。

“在这里花5块钱就能吃上一顿营养的午餐,幸福感大大提升。”脱贫户吴丽琴告诉记者,她在新振公司上班后,收入稳定了,2021年11月还在造福工程所建的一层楼房屋基础上又加盖了一层。

“这一联建,我们10个村共同走上了致富路。”冯维敏介绍,运行一年多来,公司效益明显,2022年11月,10个村每村从公司获得分红7万元,加上3月的分红,每个村村集体都分到了10万元。“公司创办后,还解决了100多名村民的就业需求,其中九成是农村妇女,除了本地员工外,也吸引邻近的江西黎川县厚村乡村民过来上班,月工资3000元到6000元不等,公司计件支付薪酬。”

对于排下村村民官彬红来说,最有感受的是上班时间弹性化:“平时可以正常接送小孩上学又不影响工作,每个月收入有4000多元。”

产业链进村,也吸引在外的乡亲回归。2021年9月返乡工作的王岳萍很激动,她说:“之前在福州上班,因心疼路费一年都难得回家几次,这份工作让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可以更好地照顾家中老人,收入也有保障。”

共建的产业链越做越红火,既富了村民口袋,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让乡村治理有了新气象。

各支部不只在经济上联合,党建、综治、人居环境等工作均可以合作开展。“这里也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平台,通过不定期组织小规模座谈,政策明白了,很多工作都好开展。比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好开展了,全镇医保缴交率也上去了。”止马镇党委宣传委员邢毅堃介绍,十支联兴也连心,通过共建共享,村民的凝聚力增强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更大的愿景还在后头!”冯维敏告诉记者,新振二厂预计在2023年1月落地,计划年生产鸡肉串3000吨,公司还将逐步投产自创品牌“签签岁”,可以带动10个村每村收入再增加15万元,让家底更加殷实。

这一模式在光泽全县推广,也把企业和村民的积极性激活了。大家谋划出了食品、物流、物业等产业带动项目27个,建立单独、联合型党组织16个,吸纳劳动力1800余人,推动所有参与的建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2万元以上,促进村集体增收1000万元以上。目前,除了止马,还有鸾凤、华桥、崇仁等乡镇“村企共建”整乡推进示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让乡村振兴有了新引擎。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