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诏安:“牡蛎之乡”升级记
2023-08-31   作者:赵文娟   来源:福建日报

诏安湾万亩蛎园 许少球 摄

诏安牡蛎丰收节热闹非凡。 钟晓桐 摄

牡蛎迎来丰收季。 钟晓桐 摄

工人在加工厂里对牡蛎进行分级、去壳。 钟晓桐 摄

最近,“中国生态牡蛎之乡”漳州市诏安县在推进一项“绿色工程”:16个牡蛎壳集中收集转运点在全县沿海村逐渐铺开,将废弃牡蛎壳统一运输到牡蛎壳综合利用加工企业,推动牡蛎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作为福建最集中的牡蛎养殖区,每年约有60万吨牡蛎在诏安上岸,产量位居全国县域之首,全产业链年产值超60亿元。近年来,诏安县大力构建“牡蛎+”产业发展新体系,推动牡蛎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促进牡蛎产业三产融合,推动牡蛎产业转型升级。

化零为整,集群化发展

眼下正是诏安三倍体牡蛎的上市旺季,位于梅岭镇腊洲村的漳州市品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人们在工作区熟练地冲洗、分级、去壳、包装,牡蛎壳“小山”越堆越高,每天大约有40吨的牡蛎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的商超、酒店和海鲜市场。

梅岭镇是诏安牡蛎主产区,海上牡蛎吊养面积达4.8万亩,牡蛎产量占全国牡蛎产量的1/10。

“以前,村民们把牡蛎从海里捞上来后,常常不分规格、品类,直接成堆成堆地往市场卖,附加值太低。而且,养殖户分散加工所产生的垃圾和污水,也影响乡村环境。”省交通运输厅派驻腊洲村第一书记梁志埠说,家庭作坊的经营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小富即安”,但是对于优质的诏安牡蛎而言,却是“金子蒙了尘”——产业处于“小、散、弱”粗放式作坊经营形态,收入“天花板”低,抵御风险能力弱,长此以往,不利于全村牡蛎产业的健康发展。

2020年,大学毕业的陈雨鑫决定返乡从事牡蛎相关工作。一开始,他和村里几位年轻人合伙做起了“牡蛎经纪人”,主要收购本村及周边养殖户的牡蛎,简单包装后统一出货到邻近城市的海鲜档口。

后来,村干部主动联系上他,说是打算在村里建一个牡蛎集中加工厂,集中收购、加工、销售村里的牡蛎,提升附加值。双方一拍即合,有了牡蛎加工厂,牡蛎收购范围从本县扩大到福建各个沿海城市,销售市场从邻近城市扩展至全国各地。去年,陈雨鑫成了村里第一家注册公司的牡蛎加工厂负责人。“我们可以承接公对公订单,获得更多稳定、大体量的客户资源,进而打开市场、打响品牌。”陈雨鑫表示,去年公司营收超2000万元,带动近8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梁志埠介绍,村里占地面积近10亩的牡蛎集中加工区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把全村4家牡蛎加工企业都聚集到这里,统一收购、加工、发货,建成腊洲村的迷你版“牡蛎产业园”。

放眼整个诏安,全县共有大、中型加工点(有撬壳、冷链环节)12家,年加工量约8.6万吨。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化发展思路,诏安正在全县沿海村落建设16个牡蛎集中加工中心,引导分散经营的牡蛎养殖户和加工企业进驻。

科技赋能,附加值提升

来到位于四都镇西梧村的福建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只听见机器轰鸣。堆积成山的牡蛎壳,经过去除杂质、保护性焙烧、分段火化、粉碎等工艺,最终被打造成新型生物源土壤调理剂。

早期,牡蛎壳的主流处理方式是烧制成白灰,用于粉刷墙壁。但牡蛎壳在烧制过程中,易产生空气污染,再加上建筑业主要原料的拓展,牡蛎壳灰开始失去原有市场,壳灰窑相继关停,大量牡蛎壳无处可去。

诏安也曾尝试引入小型加工厂,将牡蛎壳加工成饲料添加剂等初级产品,但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利润有限,这些加工厂往往难以为继。因此,挖坑掩埋、倾倒入海、随地堆积一度成了大部分牡蛎壳的最终归宿,由此造成海域面积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一到夏天,堆放在路边的牡蛎壳散发出来的气味,简直熏得人站不住脚!”回忆之前的村容村貌,西梧村村民沈雪芳仍心有余悸。

改变发生在2015年。彼时,相中诏安的牡蛎产业基础,福建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将总部迁往西梧村。该公司以牡蛎壳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土壤调理剂,能够有效中和酸化土壤,同时规避传统石灰粉导致土壤板结的弊端,又能钝化重金属,提高土壤肥力。

“企业进驻后,村里新建了牡蛎加工中心,统一负责处理废弃牡蛎壳。”西梧村党支部书记吴志雄说。

“1.5吨牡蛎壳就可以生产1吨土壤调理剂,年处理牡蛎壳能力15万吨,年产成品近8万吨。”玛塔公司总经理雷乐介绍,截至2022年底,诏安县内牡蛎壳制作的生物源土壤调理剂,已在全国累计修复酸性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1000万亩。西梧村“路颠、水咸、人人嫌”的面貌彻底改变,诏安也因此获得“中国生态牡蛎之乡”的美誉。

牡蛎壳有了“好归宿”,牡蛎肉又如何在产品品类上实现突破?

“一斤牡蛎肉8元钱,但精深加工后产出品可增值超过8倍。”玛塔公司销售负责人陈绪龙说,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天然保健品的关注不断提升,牡蛎提取物保健品备受瞩目,市场前景可观。公司正在与集美大学、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发牡蛎精深加工产品。目前,牡蛎肽产品已经研发完成,正处于商业化落地阶段。

两头发力,全产业升级

牡蛎丰产期的赤石湾中心渔港,忙碌而有序。港口内,渔船进出繁忙,起重机忙着装卸牡蛎;港口外,一辆辆大卡车来回穿梭,排队等着运牡蛎。诏安牡蛎协会会长黄洪滨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大约有400吨的牡蛎在这里集散,发往全国各地。

在中国的牡蛎产业版图上,诏安不仅是养殖重地,也是集散中心。

“种苗、半成品、成品,每一个阶段的牡蛎都在诏安有着买全国、卖全国的往来贸易,全国有牡蛎养殖的地方,就有诏安人。”黄洪滨告诉记者,牡蛎养殖像候鸟迁徙一样,当牡蛎还在种苗和半成品时期,“南蚝北调”到浙江、山东、辽宁等海域养殖;待养成成品,再“北蚝南调”,回到诏安加工和销售。

“虽然诏安牡蛎产业已经形成了育苗育种、养殖、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包装辅料、文化旅游七大关键环节产业链,但我们在利润率最高的产业链上下游还是力量薄弱,这也是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攻破点。”黄洪滨坦言。

在产业链上游,诏安县当前正协调多个科研院所、企业,积极筹建辐射东南沿海数个省份的牡蛎种质资源平台;努力打造以牡蛎育种、养殖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水产动物疾病诊疗中心;“诏安牡蛎”国家地理标志申报工作也正加紧推进。

在产业链下游,诏安县当前正积极谋划集牡蛎养殖、精深加工以及牡蛎产业深度体验、品牌营销、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牡蛎);打造“海魂星”“MINHO-闽蚝”“蚝蚝玩”等本土牡蛎品牌,设计出“蚝美丽”“蚝强壮”等文创产品,并将于9月份举办“牡蛎文化节”,进一步打响地标文旅品牌。

“协会自今年5月成立以来,已经前往乳山、大连等牡蛎主产区学习经验。接下来将与政府部门协作,通过统一规划、管理和标准,推动诏安牡蛎产业抱团发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面对未来,黄洪滨信心满满。

“我们将继续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牡蛎),推动‘诏安牡蛎’国家地理标志申报工作,促进诏安牡蛎三产融合,推动全产业链升级。”诏安县副县长曾占壮说。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