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广袤田野如何向“新”求“质”
2024-05-23   作者:蓝瑜萍 郑泓 陈璐 曾颖   来源:福州日报

行走于榕城大地,农业数字化改革春风扑面而来——

广袤田野上,无人机上阵,插秧机驰骋,采集来的信息汇总于“一屏”之中;养殖基地里,数据变农资,带来了精准、高效农业;农村电商的新赛道上,涌现出了一批“新农人”,逐渐成为数字化的生力军……

数字技术,是如何深刻地改变福州农业?记者走访一线,寻找深藏其后的成长新逻辑。

一屏玩转“新农活”——突破“小而散”,效率翻几番

过去抬头看天,如今低头看屏,对于种粮、种菜,李向雪心里越发有“数”。

李向雪在长乐、马尾都有种植基地,年产蔬菜和粮食超6万吨,量大、种类丰富,却能管得井井有条,有啥秘诀?

田地间,一架无人机盘旋升起,开始均匀地喷洒农药。“看,屏幕上显示的就是它的航线。”老李介绍,只要提前在电子地图上圈定喷洒区域,输入高度、速度等参数后,无人机就能跟着既定轨道喷洒,减少了人力成本,更加集约高效。

大棚里,生菜苗长势齐整,周遭水雾弥漫,却空无一人。老李淡定地站在棚外,“有物联网传感器、智慧植保机盯着,土壤pH值、墒情都显示在屏上,菜苗啥时候‘喝水’,手机说了算。”

这些年,李向雪把不少本钱投在设备、技术升级上。“有一段时间,账上的现金流还十分吃紧。”投入产出比如何?从老李脸上的笑容,和基地的不断扩产、扩建可以看出,这步棋,走对了。“数字时代,不赶在前头,就会被摔在后头。”

在传统种植思路下,闽地人多、地少是绝对劣势;但随着观念转换到数字化视角下,过去小而散的“一分田”也能挣出大效益,让更多农企、农民看到了新希望,一系列突破随之而来——

生产效率高了。“自从番茄棚装上‘大脑’后,一年最多能结8个月的果子,平均每株能产十余公斤小番茄。每年,这座园子净收益有二三十万元。”众禾现代农业负责人黄庆满说。

经营方式变了。植保无人机、无人插秧机的推广应用,让田间地头进入“机械换人”2.0时代,在激活生产力的同时,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渐渐流行起来,“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迎刃而解。

乘“数”而上,扩“数”成面。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2个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13个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以及30个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数字化建设加快前进。

用好数据“新农资”——在农产品质量、碳汇上显身手

当数据要素“乘以”农业,会碰撞出怎样一个结果?

位于福清渔溪镇的福建光阳蛋业养殖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款迭代升级的蛋鸡养殖机器人“木鸡郎”,叠加一套全流程数字化养殖系统,汇集成了“大数据池”,可精确地为管理人员提供一手的决策参谋。

两排鸡笼间,沿轨道移动的“木鸡郎”正用它的一双“火眼金睛”巡检母鸡。除了挑出死鸡的主责外,还能通过鸡舍的粉尘、微生物、温湿度等变化,巨细靡遗地捕捉每一只鸡的行为细节,并实时记录下来。

“‘木鸡郎’获取的信息,在和物联网采集来的数据全面打通后,形成了一张张直观的环境云图、死鸡分布图、行为异常图。”在养殖场场长李国彬看来,数字农业的核心,是恰到好处地使用数据要素和发挥价值,“在养殖场,以‘木鸡郎’为代表的一套全流程数字化养殖系统,不仅实现死鸡检出率达99%,防范疫病发生,还可精准饲喂、清粪,控制得刚刚好。”

一个个诞生于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变成了好品质的佐证——去年,他们拿到了全国首张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优质鸡蛋认证证书。

可以看到,数字时代下,除了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之外,看不见、摸不着的全新生产要素——数据,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农资。

如何用“数”有方?透过一张贴在农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可探其一二。

眼下,鹅鼻萝卜、长乐西红柿、连江水产、鱼糜制品等众多福州农货,近2000家生产主体已纳入全省“一品一码”数字化可追溯体系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清晰地记录“二维码”里。“相当于为农产品打上‘数字身份’。”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这些数据,农产品溯源得以实现,质量与安全得以更好地保证。

此外,数据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基于数字、科学喂养,位于永泰县丹云乡的一幢幢鸭舍厂房,引来全省首个水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碳汇VCS项目落地,测算出了年均鸭粪处理量,实现“卖碳”赚钱。

当“用数据说话”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共识,福州着眼长远,正下着一盘更大的棋:通过整合汇集全市各类涉农数据,绘制农业农村“一张图”,开发农业农村“智慧大脑”,从而实现“三农”数据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智慧化。

培育现代“新农人”——主动寻机遇,迎接数字红利

数字时代下,不仅种养思路在改变,经营体制在变革,甚至连销售方式,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而推动这些变化的人,眼下都被冠上了一个特别的称呼——“新农人”。

三四年前,种植大户张发机歪打误撞地“闯入”网红达人的直播镜头,那是他第一次接触直播带货。对此,老张好奇地“钻”进手机,进而发现新天地:“网购这么方便,那自家的山货放网上卖行不行?”

和老张一样,这一批福州“新农人”中,有二三十年经验在身的种养大户、农业带头人,主动调整方向,不怕重头再来;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带着创业梦想上路,大家从种植端,一直摸索到销售端。

踏入新领域,在哪学?怎么学?福州在全省率先出台《福州市农村电商带货主播培育方案(2022—2025)》,从因地制宜地开设专题培训班,到举办农村电商带货主播大赛,将“短期培训”、“阶段考核”与“长期提升”相结合,创新性地开发出一套全链条、系统性的培育模式。

得知市里开了电商培训班,崔时云积极报名,学得格外认真。学成归来后,崔时云自主开设了16家网店并搭建起线下一件代发平台。“现在不但自家100多亩的番薯卖得好,售价高了八成左右,还能帮村里合作社卖柑橘,甚至能帮省内其他基地卖蜜柚。”

农民数字技能的提升,已是数字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数据统计,当前,福州年平均培训高素质农民超1.5万人次,培训农村电商带货主播1500人次以上。

搭上数字快车后,小山村开始连通大世界。全市各地正通过完善生产、流通和销售全流程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枇杷之乡”福清一都镇提前布局,引入京东物流、果之道,建设集产销服务、电商孵化、物流交易、仓储包装于一体的“三中心一车间”,打造乡村智慧物流,将“一都枇杷”卖全国。通过电商带动,一都农民平均每户年增收2万多元。

目前,全市已带动“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村电子商务营销覆盖率达48%。今年市委一号文件也着重强调了“农村电商”部分。“我们将不断完善物流网络,打通相关堵点、痛点,并为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创业帮扶、实务培训,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商兴农富农。”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如今放眼福州,视野中那片熟悉的土地,因“数字”的到来,越发新鲜且充满活力。土地上的人们正心怀热忱,以开放之姿接纳数字技术,期盼地望向更大的未来。

责任编辑:曾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