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苗到产业:果蔗“绿色革命”的闽南实践——福建省农科院亚热所果蔗团队助力产业升级的实践与启示
2025-04-14   来源:“农业专家八闽行”典型案例

一、主要做法:体系创新+精准服务,激活产业动能

1. 高端研讨,破解产业瓶颈

2024年10月,联合9省区15家科研单位、20余家企业召开果蔗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系统梳理种苗退化、连作障碍等核心问题。与国家甘蔗工程中心合作研发“杯苗直种”技术,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在漳州、莆田等地建立千亩果蔗健康种苗种植示范基地。

2. 平台筑基,打通种业链条

投资130万元建设果蔗研究中心,集成组培育苗、病害检测、智能管理三大功能,年产能达200万株健康种苗。2024年11月,与漳供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构建“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种植主体”三位一体的本地化种苗供应体系。

3. 科技下乡,筑牢产业根基

组建专家服务队,到龙海、长泰等主产区开展技术指导。一是推广黄皮果蔗优新品种,种植占比超70%。二是举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培训10余场,覆盖农户超500人次。三是建立“专家—技术员—农户”三级服务体系,破解技术落地难题。

微信图片_20250403103203 -1.jpg

二、取得成效:效益跃升+生态优化,释放产业潜能

1. 经济效益跨越式增长

漳州地区果蔗种植面积约1.5万亩,2025年预计新增果蔗种植5000亩,健康种苗需求超400万株,近3年来优质黄皮果蔗种植效益亩均纯利润超8000元,可带动农民增收超4000万元。

2. 生态与生产协同增效

化肥农药用量减少2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5%,连作障碍缓解率达70%,黄皮果蔗亩产突破10吨,优质果率提升至85%以上,收购价同比上涨20%。与福建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发果蔗汁、蔗糖制品等深加工产品,产业链附加值提升30%。

3. 模式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科企联动”模式下,企业反馈市场需求,科研团队定向研发推广“闽引黄皮果蔗”、“果蔗健康种苗繁育技术”、“杯苗直播技术”等新品种、新技术3个,技术转化周期缩短50%。团队骨干张树河同志连续3年获得福建省农业科学科技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50403103252 -1.jpg

三、经验启示:三链协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1. 创新链全力驱动产业升级

建立“需求导向”研发机制,年均攻克技术难题1项。构建果蔗种质资源库,保存优质品种资源60余份,并建设果蔗组培苗生产专用母本园,保障种业安全。

2. 价值链推动种植到消费全链增值

整合科研、企业、种植户多方资源,确保“良种—良法—良市”无缝衔接。推广“订单农业+品牌营销”模式,签约电商平台实现溢价销售。发展果蔗观光园、农事体验等业态,打造“甜蜜经济”新亮点。

3. 服务链着力构建长效支撑体系

设立“果蔗产业风险基金”,为农户提供种苗保险、技术兜底服务。成立跨区域产业联盟和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果蔗专业委员会,实现技术共享、市场共拓、风险共担。

微信图片_20250403103302 -1.jpg

从“传统种植”到“科技兴蔗”,福建省农科院亚热所以健康种苗为支点,科技服务为纽带,推动果蔗产业向高效化、生态化转型,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实践样板。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