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引入信息流 打造新时代网信科特派团队
2019-05-27   来源:闽北日报

当“歪果仁”遇上中国茶,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效应?“去年,《不如吃茶去》视频一发布,网上就刮起一股要到武夷吃茶去、要到中国吃茶去的旋风。”22日,谈及武夷山第一支网络和信息化科技特派员团队制作的“网红”视频时,武夷山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王袁生竖起大拇指。

以色列籍北京大学留学生高佑思(英文名Raz Galor)所在的“歪果仁研究协会”,是武夷山市聘请的第一支网信科特派团队。

2018年,高佑思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的农民合作社体验科技特派员工作。在此期间,高佑思参与了机械化采茶制茶的全过程,并拍摄《不如吃茶去》主题视频。视频上线短短48小时内,点击量就达400万次。视频发布第10天,突破1000万人次观看,超过2万人次转赞。

做好新时代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必须顺应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

根据这一发展要求,武夷山市着力在巩固传统科技特派员队伍的基础上,培养一支顺应信息化发展、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网络信息传播规律,能够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全新科技特派员队伍,即网络和信息化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在服务茶农提高生产技术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传统工艺和现代工业技术的结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产业化发展,让武夷茶成为了百姓的致富茶。”武夷山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副局长吴春荣说,在新时代,借助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讲述武夷山的生态故事,可以塑造武夷茶和武夷山水以更有亲和力的形象走进千家万户,在营销端服务武夷山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武夷山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歪果仁研究协会”赢得满堂喝彩后,尝到甜头的武夷山市聘请了第二支网信科特派团队,十余人的团队由来自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和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中外师生组成。这支网信科特派团队为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星村镇红星村提供村碑题刻中英双语方案,并发起影响范围10万+的网络投票,推动红星村向“网红村”迈进,深化了世界青年在科技特派员框架下到中国武夷山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

北京大学青年智库学会则是武夷山市聘请的第三支网信科特派团队。网信科特派们发挥引导信息流量的优势,导入央视《乡土:寻味中国》栏目,拍摄武夷山市五夫、岚谷和吴屯三个乡镇的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宣传武夷山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示范基地建设的创新亮点、工作成绩。在亮出武夷山水品牌的同时,节目也充分展示了武夷山的山水美景、风土人情,展现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富农助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大话熹游——青年之家”虎牙·武夷山水直播团队是武夷山市聘请的第四支网信科特派团队。团队是南平团市委下属的闽北本土新媒体力量。围绕着“武夷山水区域公共品牌”“生态银行”等创新试点建设工作,团队先后助力五夫镇全国摄影大展启动仪式、星村镇朝阳村“祭茶喊山”民俗文化节等活动线上营销,加速武夷山文化创意产品、民俗体验业态、文化旅游线路、生态有机茶园的宣传推广。

“做好新时代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必须顺应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由外籍、高校、本土三类人才组成的网信科特派不但能发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广乡村振兴案例的独特优势,更能在引入优质资本和落地实体项目等方面起到作用。”武夷山市副市长刘铠维介绍说,接下来,武夷山的网信科特派们将努力在武夷山乡村与目标城市之间织就一张信息流量的路网,让更多优秀的人才、更加优质的资本通过这张路网走进闽北山区,帮助武夷山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