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头社戏《回龙鸽》选段《薛平贵登基》
三楼梯田(春) 张章银 摄
宝珠村夕阳无限 郑惠平 摄
“这里高湖峻峰、云海、林海引人入胜,田园、桥亭、庙宇颇具特色,雕刻细腻的古建筑淡雅厚重,给人一种世外桃园的感觉。在这山水诗画的环境中,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真是好不惬意。”16日,在茫荡镇宝珠村,来自福州的游客张瑞成如此评价宝珠之旅。
张瑞成的美好体验,得益于近年来茫荡镇党委政府全力推进的“富美茫荡”建设——按照“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快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党建引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凝心聚力打造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着眼“绿起来” 突显优势打好生态牌
茫荡镇辖区面积207.73平方千米,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覆盖率达80.76%(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3.5%),原生态系统保留较为完好。近年来,茫荡镇立足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打造乡村旅游等特色绿色产业。
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宝珠村在茫荡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大力发展以避暑、养生和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目前,村里建成了宝珠星光益寿养生休闲中心,开辟了玉带湖、凌云桥等景点,村民们也自发兴办了几十家民宿,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和市民到此避暑疗养度假。
“旅游开发越来越火,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而且钱袋子越来越鼓了。”看着人来人往的游客, 宝珠村干部老卢感到十分高兴。
不只是宝珠村,三楼村千年古樟苍劲挺拔,遮天盖地,沿袭着手工插秧的传统,村里每块梯田种植密度和时间各不相同,远远看来,色彩交错;茂地村红豆杉郁郁葱葱,“龙井瀑布”飞流直泻,如巨龙奔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茫荡镇党委书记陈昌灶介绍,着眼于“乡村旅游+健康养生”,茫荡镇正全力打造三楼、宝珠等闽北全域旅游先行村。
为此,茫荡镇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抓住莲花山大桥建成的契机,大力推进牛栏坑区级中心村建设,以 “五古文化”(古道、古廊桥、古树名木、古民俗、古民居)和森林景观为主体,形成以度假养生为主体,以休闲娱乐、康体运动、商务会议及旅游观光为辅助,以第二居所、文化体验为衍生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使茫荡逐步成为以乡村休闲游、绿色观光游为特色的旅游与养生、健身目的地。
着眼“活起来” 上好乡村振兴底色
全镇谋划茫荡山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现代农业生态项目、牛栏坑区级中心村建设项目、石佛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项目等4个亿元项目,预计总投资10.3亿元;
签约安丰里溪生态旅游综合项目、茂地高山特色小镇、上际综合开发项目等3个项目,总投资4.71亿元;
开工茫荡山三楼旅游亿元项目1个;
……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为了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茫荡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茫荡镇被列为福建省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机遇,着眼“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重点围绕旅游、健康养生、现代绿色农业、生物等绿色产业推动项目谋划落地。
“乡村振兴,项目支撑是关键,党的‘引领’是核心!”为此,茫荡镇深入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落实部门和乡镇挂村帮扶机制,依托茫荡山综合旅游开发项目,着眼“一村一品”加快发展高山特色农业,充分激活镇域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努力拓展村民致富、集体增收渠道。同时,茫荡镇积极引导村级组织负责人领办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通过土地流转和投资入股等方式,有效盘活集体存量资金、资产、资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要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茫荡镇党委政府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业态的同时,还通过建立“批发市场+农户”“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等新型产业化方式,鼓励发展“定制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用好线上线下两种资源,统一打造品牌,促进产销一体化,真正把茫荡建成中心城市重要的蔬菜基地、生态基地、食用菌基地。
着眼“富起来” 服务主导产业强起来
走进位于延平区安丰村龟山新康明工业园区的福建南平婴乐服饰有限公司,只见2000平方米车间里,近百台电动缝纫机正“嗒嗒”地运转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五颜六色的布料变成一件件成衣。
“茫荡镇产业基础扎实,用工方便、设施配套齐全,党政班子领导亲商扶商,这些有利条件无不吸引我在此创业。”婴乐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友基看起来精明干练,“我们企业生产的服装全部出口,年产值5000多万元。”
良好的市场反响,快速的发展势头,离不开一支充满朝气、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班子队伍。黄友基介绍,公司通过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不断强化党支部凝聚力和企业创新力。目前,公司党支部共有党员8名,大家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争先创优活动贯穿到党员工作始终,努力在各项工作中走前头、作表率,有力带动和促进公司各项业务开展。
“建立党支部,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才能更好地激发企业活力,助推产业加快发展”。茫荡镇党委为了服务镇区企业更好发展,除了指导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还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主动对接辖区企业,上门做好工业政策宣传,服务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特别是全力支持企业打造品牌,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实际困难,助力企业做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