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北镇发挥党员作用,于2014年开始探索实施党员“三包五做”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领、支部主抓、部门联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了协调联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水北镇“三包五做”的宝贵经验就是,通过党建引领,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推进“三治融合”,构建了乡村治理多元共治格局。
邵武市水北镇辖11个行政村、农户5946户、人口2.1万人,镇党委下设37个党支部,党员总数1038名。近年来,水北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抓手,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三治融合”
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和政治功能,水北镇党委严格落实选人用人制度,选好党支部书记,配强村“两委”班子,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2018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全镇11个村落实村书记、主任“一肩挑”5个村,从市直部门选派第一支部书记2个村,选派党群工作者9个村,基层党建组织引领能力有效加强。发挥党员作用,水北镇于2014年开始探索实施党员“三包五做”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领、支部主抓、部门联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村党支部以网格管理为基础,“三包”即支部委员包党小组长,负责指导、协调、沟通工作;党小组长包无职党员,负责抓好自己责任区的管理,落实基层治理措施和民情掌控;无职党员包农户,全镇700余名无职党员分片联系10-20户数量不等的农户,利用党员思想素质高、群众基础牢、协调能力好的优势。“五做”即做好平安建设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社会治安巡防员、安全隐患排查员、重点人员帮扶员等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协调联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镇党委成立业务指导组,依托相关业务部门,加强业务指导与协调配合,合力推动乡村治理多元共治。今年以来,全镇发动无职党员612人,挂靠农户2798户,开展普法宣传82场次,化解矛盾纠纷56起,开展治安巡防502人次,走访特殊人群201人次。
强化制度建设,深化自治实践
从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规民约监督理事会等方面入手,认真制定紧贴群众、科学合理、依法依规、共建共享、有效治理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公约,不断提高村民自治的实效性。近年来,水北镇紧贴群众需求,严格审核、表决程序,相继对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公约进行了优化调整,将村务决策、民主议事、产业特色、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建设规划、征地拆迁、移风易俗、公德善举、平安共建等纳入村规民约范畴,切实提高村民自律、自治和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全镇11个村均成立了村规民约监督理事会、村务监督小组、理财小组等组织,培育了平安理事会1个、红白理事会6个、乡贤互助会3个,培育农民合作社(协会)60余个,依法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提高村民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强化法治宣传,推进法治建设
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是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按照依法治村的要求,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全镇现有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其中龙斗村、故县村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王亭村为南平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辖区治安、刑事发案率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镇级于2017年获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镇”称号,王亭村、一都村先后获省级“创建无邪教示范村”称号。二是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镇建设法治学校2所、法治公园3个、法治宣传栏20余个,矛盾多元调处中心(室)12个、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11个,为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提供场所保障。去年镇村矛盾多元调处机构组建以来,已成功化解疑难矛盾纠纷13宗,同时结合无职党员“就亲就近就熟”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和矛盾化解,逾80%的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源头化解。三是打造法治惠民工程。全镇11个村全部聘请了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全部建立了村公共法律服务室,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普法讲座、人民调解,为百姓在提供身边的法律服务。
强化文化培育,提升德治水平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一是文化弘扬倡新风。水北镇现已建立村级文化室、科普站、乡村大舞台等文化平台15个,有乡贤会、杨梅协会、庙会、地方民俗艺术团等社会文化组织22个,各平台或组织每年合计开展活动50余场次,将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弘扬传播。二是评先创优树新风。镇政府每年设立表彰经费30余万元,评选与表彰党员“三包五做”星级党员、“平安家庭示范户”、“十星文明户”等先进典型,以评先创优为突破口,用“好家风”带动“好村风”,促进“好民风”。去年,全镇共评选表彰“星级党员”210人、“平安家庭示范户”160户、“十星文明户”600余户,利用“重阳节”“春节”慰问老人、老党员、困难户等1300余人,营造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的良好风气。
强化综治基础,建设平安乡村
水北镇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积极开展平安乡村创建,平安建设考评多年位居全市前列。一是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建成了“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办公室”,探索实施“654”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即扫黑除恶“六强化六提升”机制、社区戒毒康复管理“五跟踪”机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四着力”机制。二是夯实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农村群防群治水平,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全镇现有镇级巡防队员20人,村级按照每村不少于8人配备,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切实提升村民安全感;进一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辖区投入100余万元,安装视频监控探头76个,基本实现“无死角”。全面完成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建设,有效防范和管控风险。2018年,全镇共受理治安案件44起,刑事立案24起,破获刑事案件6起,治安和刑事发案率较往年大幅减少,有效净化辖区社会治安环境,治安状况逐年好转。三是建立故县片区平安理事会。开展区域共建共治,故县片区平安理事会吸收了故县、一都、二都、三都、四都5个村,水北中学、故县中心小学2所学校,周边企业等共21个会员单位,组建了专职治安巡逻队伍,并设立了矛排调解组、流口管理组、法规宣传组等工作组,设定了固定巡防路线,对沿线各村、学校及企业周边开展24小时的不间断治安巡逻,同时协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交通秩序维护、铁路护路联防等管理服务,实现治安共保、矛盾共调。平安理事会成立以来,共协助警方破获刑事案件10余起,为群众、企业扑救火灾8起,参与抢险抗灾活动2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60余宗,为群众代办民生服务事项300余件,辖区内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其典型经验先后在《闽北日报》《福建日报》《公安报》等媒体报道。四是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镇级“周排查月报告”、村级“日排日清”工作制度,分类登记矛盾清单,强化责任分解,落实突出矛盾纠纷挂牌督办制度,大力开展疑难纠纷多元化调处。2018年度,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6宗,调处化解74宗,调处成功率达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