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三点”工作要素 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尤溪县半山村探索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模式
2020-03-06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经处

编者按:梅仙镇半山村通过实施“能人回引”工程和“跨村联建”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打造经济富美、环境优美、村庄靓美、民风淳美、生活和美的“五美乡村”。半山村的经验就是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农村文化引领,以盘活资源为立足点,探索出一条“村社一体”新路子。

梅仙镇半山村位于尤溪县城北部,距镇区4公里、县城10公里,土地总面积4216亩,共有8个村民小组,252户,总人口1105人。近年来,半山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通过实施“能人回引”工程和“跨村联建”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打造经济富美、环境优美、村庄靓美、民风淳美、生活和美的“五美乡村”。

以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发挥党建引领新作用

发挥党组织“指挥棒”作用和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一)建强班子促引领。实施“能人回引”工程,选举退职旅长担任村书记,试点实施“跨村联建”党建模式,聘请闽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制定美丽乡村规划,确定将半山村打造为“闽中山水养生第一村”,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广泛发动村民参与村集体决策。(二)抓好队伍增合力。注重发挥农村无职党员、村民代表、老年协会等各层面力量,实行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各队伍在政策宣传、产业发展、项目实施上的重要作用。同时,健全综合治理联动制、中心户长联系制、平安乡村联创制等机制,完善村民调解委员会、村治安巡逻队等组织,建好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工作站和矛盾纠纷调解室,深化平安创建。(三)依靠群众聚人心。积极推行“民事民议、民事民筹、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进一步规范村务运转,强化民主监督,引导群众树立“集体的钱就是自家钱”“村里的项目就是自己事”的主人翁意识。比如,在环境整治、牡丹园建设等项目推进过程中,党员带领群众无偿拆除私人建筑、出让私人用地,群众义务投工投劳870人次。

以盘活资源为立足点,探索村社一体新路子

建立“村社一体”经营方式,实行村社职责分离,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行政村事务管理,合作社负责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通过盘活村内各项资源,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增收。(一)创新发展模式。盘活耕地、宅基地、林地资源,以“村民+村集体”共同入股的形式,于2015年7月成立“村社一体”的半月岛生态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村、社、户在股份分红的关系上,实行“1∶2∶7”形式分红,即:村部分红10%,合作社分红20%,农户分红70%。目前全村共有294户入股合作社,1419名村民按照200元标准交纳社费,实行盈余按股分红。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统一经营特色旅游、特色种养、特色农副产品等产业,2018年实现经营收入18.3万元。(二)壮大特色产业。对接“我家在景区”发展思路,利用距县城仅10公里的区位优势,打造“坐竹排,观鹭鸟,环游半月岛,看名木古树”特色乡村旅游。采取“合作社+项目团队+村民”的发展模式,整合全村特色古民居资源,投资150万元的“望桂”民宿于去年五一开始营业,计划投资396万元的“望月”民宿于今年2月开始动工,计划投资1000多万元的农特产品交易中心正在进行项目方案审核,建成半山村游客服务中心,半山三诚文化旅游区顺利获批为国家3A级景区。由半月岛生态发展专业合作社牵头,投资10.5万元购置15个竹排,发展壮大2家农家乐,建成全省首批面积最大的270亩绿桐基地,打造集采摘、销售、观光于一体的黄金百香果采摘园200亩,全村110多个劳动力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旅游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工作。(三)用好用活政策。对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项目由专业施工企业承担,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建成;对技术性不强、施工难度不大,群众能自主完成的项目由村民投工投劳完成,既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又减少了项目资金成本。如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上级补助资金90万元,根据村里的美丽乡村规划,将有75万元用于民居外立面装修,但因部分民居已经完成装修,简单地由村集体统一负担未装修民居的相关费用,可能引起部分群众的异议。为做到“一碗水”端平,保障项目质量,村“两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并经村民代表大会研究通过,最终决定由村合作社组建工程队承包外立面装修项目,装修费用由农户自行承担,存在资金周转难的农户,可向村合作社申请装修专项低息借款。目前,全村共有30多户农户通过向合作社借款完成了外立面装修,并节约了55.6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其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以繁荣文化为着力点,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

以文化为本,坚持多管齐下,促进文化建设、风气转变、民心凝聚。(一)开展陋习整治行动。采取村级主导、全民参与的方式,坚持以村民主流意愿为导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以整治“带彩打牌”为契机,开展赌博整治专项行动,使赌博行为在半山村销声匿迹。成立半山村卫生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半山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在村道边每隔100米放置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种垃圾桶,培养村民科学文明的良好习惯。(二)开展家风弘扬行动。成立老年大学半山分校,修缮半山农村幸福院,在村中心地段制作了以孝文化为主题的雕塑,在“三诚”公园立石书写“诚信明理”,在村道两边醒目位置设立传统美德宣传牌30余块。举办“好婆媳”“半山好人”“平安家庭”评选活动等群众性文明活动,群众个人出资承办重阳节敬老宴。积极开展“信用村”创建,布设自助银行、设立“三有书屋”、开办“扫码收单”无人值守小铺,打造“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的“三诚”文化。(三)开展文化创新行动。做大做强新时代农村宣讲阵地,开设“智慧半山”公众号,建成半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民休闲中心、农民讲习所、文化长廊和“文化赶圩”宣传栏,每周开展一次“文化赶圩”活动。成立半山棋院,举办首届“鹭鸟杯”象棋大赛,吸引了全县106名象棋爱好者参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文化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本地的好传统、好习俗,在春节、元宵节、建党节和重阳节等节日,举办“春节三天乐”“美丽半山、幸福家园”“共建美丽乡村、歌舞齐颂党恩”等一系列富有半山特色的民间文艺演出活动。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