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 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2021-07-22   来源:漳州文明网

漳州市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群众送去好政策、好服务,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群众文明素养的提高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多举措打造“乡风淳、环境美、乡村兴”局面,以文明风尚厚植乡村振兴沃土。

打造教育阵地 抓实文明实践

漳州诏安县持续抓好文明实践、文明教育阵地建设,打造了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山河孝廉文化展示厅,东湖中学孝廉文化基地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建成17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个文化站,各项文体设备不断优化。同时,通过墙体彩绘、宣传栏、横幅、公益标语宣传孝廉文化、家训、乡风、移风易俗,引领群众崇德向善、亲邻近邻、尊老爱幼,让文明之花绽放在乡村的角角落落。

不仅有“硬场地”,还有“软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星级志愿者”等评选活动,为村民树立道德典型,引领向上向善家风、民风;动员志愿者深入各村开展疫苗接种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普法宣传、交通劝导等志愿者服务,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今年来,共组织各类志愿活动55场次,全镇志愿者已多达1000余人。此外,还承办了2021年诏安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设置25个主题宣传展示,积极争取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为群众送去好政策、好服务,加快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积聚文明力量 夯实幸福基石

长泰区坚持全域一体推进,努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探索出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八不”工作法,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长泰珪后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拆除“空心房”、积极宣讲政策、协助做好村民工作……他们的身影就像一面面鲜艳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旧村改造”第一线。珪后村在谋划乡村产业发展时注重先“宜居”而后“宜业”,积极谋划一批“宜居”民生项目,推进村主干道实现硬化、亮化,推进生活污水全收集处理,生态护岸优化了水环境;沿街店面一律采用地中海风格加闽南元素,骑楼加坡屋顶,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原有历史沉淀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内涵。同时,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长泰的民风民情民俗,把古民居整合起来,再活化、利用。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新房子、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一道道生态文明的风景线,都是珪后村的地标品牌。

珪后村位于岩溪镇中心腹地,是“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漳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图为珪后村百亩荷花园

发掘产业特产 释放振兴活力

2020年11月,漳州出台文件完善地理标志展馆的建设与运营,着力将地理标志展馆(驿站)建设为科普地理标志知识、宣传地标产品的平台,推动地理标志产业从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发展。把文化旅游、地标推广结合起来,在人流聚集地展示“地标产品”,推广“地标餐”,具备导游、景点、餐饮等一体化服务功能的漳州特色地标文旅正逐渐成型。据悉,漳州目前拥有的地理标志商标中,仅有约30%的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产业规模。

在打好组合拳,以“地标”发力促振兴的工作中,云霄县下河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该村创新“地标+合作社+电商”的产业模式,结合“下河杨桃生态园”休闲旅游、采摘体验等业态,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以下河杨桃地标驿站为代表的云霄地标“一馆三驿站”,正成为当地的新旅游打卡地,“地标文化+乡村旅游”正让美丽乡村建设走出新路子。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