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周宁:“立破融”同向发力 聚英才引领发展
2022-03-02   作者: 林子杰 詹元炳   来源:闽东日报

“这些年,县里不仅给予政策和技术双重支持,还搭建平台,帮助宣传。接下来,我们将和坂坑村党支部合作建立仓储及电商平台,帮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2月28日,在宁德周宁县泗桥乡天蓝蓝花卉基地,返乡创业的“农创客”王永光正与公司伙伴讨论,为新一年基地发展做规划。

近年来,周宁县聚焦产业发展、民生事业、乡村振兴等实际需求,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从“树立理念、破除制约、融汇力量”三方面同向发力,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为人才引领发展赋能助力。

  “当前,周宁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我县通过‘立破融’,努力让人才真正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助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周宁县委书记袁华军说。

  树立理念,绘好“育才大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周宁县立足县情,围绕“为周宁发展所用即人才”核心理念,研究制定《关于实施“周宁人才计划”的意见》《周宁县“云端人才”评价认定办法》等人才政策,从紧缺急需人才培养、本土人才培养和人才平台建设等方面形成完整配套、上下衔接的政策体系,为激发人才潜能营造创业干事良好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立足特色产业,周宁县将人才培育重心下移,通过产业引导、政策支持,送技能、送培训,挖掘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宁德市“特支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徐守臻帮助几十名农户、贫困户变身职业菜农;宁德市“乡土人才”(种植能手)陈小菊带领50多名群众在210亩土地上轮种茄子、花菜等蔬菜……通过“土专家”再培育更多新型农民,带一批、富一片。

  此外,该县还积极探索实践“乡贤回归+乡村振兴”工作模式,以乡情为纽带、以项目为依托、以政策为保障,持续改善软硬基础条件,做足乡贤“引”“聚”“留”文章,带动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012年,王永光在周宁县“回归工程”的号召下,回乡发展高山冷凉花卉产业,如今,他的基地已种植300多个杜鹃花品种,年产值达500万元。

  五年来,周宁返乡创业人才已达1000多人,像王永光一样,苏文达、黄雄、徐应回等一批从“山旮旯”走出的民营企业家,纷纷回归家乡,大力发展茶叶、高山晚熟葡萄、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成为周宁“致富领头雁”。

  破除制约,奏响“聚才主旋律”

  为了破解县域人才匮乏、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周宁县进一步破除推动人才工作的障碍和机制,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完善人才引育机制。

  福安人彭永钰,长期在周宁从事社工工作、服务困境儿童。县委人才办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使他也能够享受到当地人才优惠政策,还帮助他申报成为宁德市“特支人才”,打破了人才政策“地域限制”。

  不仅如此,为了留住人才,近年来,周宁县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作为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对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分层次给予1000元至4000元生活补助,对各级创业孵化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给予5万元至50万元配套补助,让各类人才在周宁工作“有奔头、得实惠”。

  同时,通过发放云端英才卡,建立在外高校人才联络员,解决人才子女入学和住房问题,开展县处级领导联系专家和优秀人才工作,不断放大人才柔性引进效应,破解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不久前, 彭永钰入住了周宁县人才公寓,“住房问题的解决让我在周宁工作更加安心,没有了后顾之忧。”

  此外,该县还针对各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在选址用地、税收减免、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通过加大定向生培养,鼓励建立名师、名医工作室,给予省、市配套奖励等方式,加强医疗教育人才培养与储备;通过制定《关于加强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八条措施》,在电商专业设置、直播电商人才引进培养、电商示范直播间建立等方面给予扶持,进一步强化直播电商人才队伍建设。

  融汇力量,弹出“用才协奏曲”

  在练好“内功”,激励更多返乡青年参与和谋划产业发展、培育更多“乡土人才”的同时,周宁县还巧妙借助“外力”,通过聘请外来高端人才、专家下乡“传经送宝”,聚集下派力量精准匹配需求,将这些智慧力量融入周宁经济社会发展这盘大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周宁县探索政府顾问柔性引才机制,以“项目+人才”的模式,聘请各领域的专家顾问38人,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助推周宁县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同时,不断深化院地合作,引进王庆森、薛珠郑、尤志明等12位农业领域专家,合作实施宝岭花生、食用菌等重点项目,解决茶叶、马铃薯、葡萄等企业科技需求。

  并且,该县通过成立县乡村振兴人才协调服务中心,建立“156”乡村振兴人才聚集服务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周宁县集聚下派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试行)》《周宁县乡村振兴下派人才服务管理办法》,探索驻村一书、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等五支队伍力量“一对多”辐射带动模式,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造热情,尽可能放大人才聚集效应。从去年3月以来, 680余名下派干部认领跨村跨乡服务项目175个、开展跨村跨乡服务500多次、帮助农村解决问题200多个、推动项目落地123个。

  蓄人才之水养发展之鱼。周宁县将继续抓住人才这把“金钥匙”,优化“立破融”,探索完善人才的评价、激励、保障和服务机制,以体制机制激发活力,以重大人才工程带动提升,让人才红利在引领周宁发展中释放更多能量。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