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收获季节,南平市光泽县寨里镇山头村传出“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的喜讯——这意味着,在此开展四年多时间的“三变”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山头村是福建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之一,与江西省贵溪市樟坪乡西排村山水相连。2017年底,分属闽赣两省的两村因携手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声名鹊起。四年多时间过去,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改革又经历了哪些困难,取得了什么经验?笔者日前走进山头村,一探究竟。
两省两村一公司
土地是农民的根。山头村三组的熊建彬全家都在福州做生意,每月有几万元收入,可家里6亩承包田却一度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心头之患:不能抛荒,出租又没人要。
改革之前,分属两省的两个村庄都被这种“人走田荒”的阴影所困扰,村民都期盼将抛荒、半抛荒的田地和路、沟、渠等资源盘活,统筹耕作经营,让在外的人放心,让留守的人赚钱,让村集体增收。
“三变”改革带来了春风。2018年初,光泽县和寨里镇根据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前期多方接洽商谈的基础上,以“拨改投”方式,分别投入400万元和200万元,山头、西排两村通过盘活资产,分别以路、沟、渠、坝等经营性资产折资投入200万元,撬动江西省贵溪市大三元公司投资1000万元,共同组建“福建绿兴惠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称“绿兴公司”)。
公司先吸收山头村900亩、西排村180亩耕地折资入股,从而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除了少数村民以及自留的口粮田、菜地外,两村入股公司的家庭和耕地比例达90%。
公司种田 省心赚钱
“公司来种田,省时省钱省心还赚钱。”——这是山头村一组村民童纪财得出的结论。2018年,他把自己9亩田全部入股公司,还承包种了公司38亩田,当年就获得8万元的纯收入;熊建彬的心也放下了——自己的田有人帮种,每年每亩能收到400元租金,还另有分红。
公司种田,不是简单的变分户经营为集中经营,而是一场对传统农耕模式的再造:生产上,实行分户作业,以产量计酬,避免吃“大锅饭”;在服务上,实行供种、供肥、供药和技术指导、收购价、加工、销售“七统一”,让耕者专心种田;技术上,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当顾问,县里下派科技特派员常年指导;品种方面,公司全部选种优质稻和富硒稻;销售方面,变卖稻谷加工精米包装销售,并在插秧之前就拿到了订单。
2018年当年,其中山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就由之前的19万元增至35.8万元,入股农民每亩田增收1000元以上,还能获得公司分红,不少承包种田的村民还有工资收入。改革解决了闽赣两村“人走田荒”、集体增收难、种田收入低的问题,还使两个边界村亲如一家人。
迎难而上再升级
跟所有改革一样,“三变”改革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2020年,产品订单因疫情等原因突然中止。当时正值年末岁首,大米卖不出,公司拿什么给股东、股民交代?火烧眉毛之际,来光泽对接帮扶的厦门大学后勤集团一行救了急,当场承诺先购5万斤大米。此后,绿兴公司的大米几乎都由厦门大学包销。
帮扶政策也来了。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3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加大实施消费帮扶,并把它作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虽然有惊无险度过这次销售危机,但绿兴公司也吸取了教训。在厦门大学帮扶下,公司开始调整经营模式和产品结构。把单一种富硒稻、优质稻的种植结构调整为稻菜、稻果轮作;把公司“包打包唱”的经营模式调整为聘请“能人”,让外地企业带资金、技术、销路来公司租地经营。
凭借改革试点村的名气、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扶持政策,今年已经有一家水稻制种公司与绿兴公司开展合作,其中的500亩制种田喜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