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邵武市拿口镇扁竹村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林业“村社一体”合作社,探索推行“一村一平台、一户一股权、一年一分红”的森林生态银行运营模式,保证村集体及村民长期稳定受益,实现持续性变现,成功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为闽北各村林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扁竹村竹林(拿口镇党支部 供图)
说起村里的“村社一体”合作社,扁竹村村民无不拍手称赞。“合作社实行全民参股,前期的20万元启动资金是村里出的,而且前两年的管理费也由村里承担,我们只有一片毛竹林就可以入股分红,这不仅打消了我们的顾虑,还激发了我们的热情,我们非常支持村里的决定。”扁竹村户代表、村民代表张金荣笑着说,“原先没什么大用处的毛竹山,现在可是我们村的金饭碗。”
据了解,扁竹村党支部在2018年收回村集体承包合同到期的1800亩竹山,领办“村社一体”毛竹种植合作社,实行全村村民入股,统一经营管理。整个管理过程中,由户代表推选、村集体审核的3人组成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日常工作,每人每年务工补贴3600元。村两委积极履行监督义务,任何一项开支都要公开并通过扁竹村小微权力监督群、毛竹合作社交流群晾晒,让每一位股民都知晓,再由村主任审批,无疑异的情况下方可付款,做到账目清晰、公开透明。
为了做到真正惠民,扁竹村“村社一体”合作社将毛竹砍伐销售款扣除当年成本,剩下的15%留作集体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或者基础设施建设;将5%留作风险基金;而80%则用于群众入股分红,充分保障群众利益。同时,为了实现共创共享、共同致富,扁竹村进一步明确了利益分配,针对婚丧嫁娶,村民也达成了共识:每次分红时,按当年12月30日止的人口数进行分红。如,老人去世后,分红按照在世的月份分发,之后月份的分红则放入风险基金里滚存,待滚存到一定数目后作为分红统一发放给村民;婚嫁或出生的人员则按当月算起至12月30日,做到统一规范、人人平等。
通过采取“村社一体”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扁竹村彻底打破了竹林分散、粗放经营、效益低下、各家各户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强化抱团发展,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毛竹的单位存储量也从每亩不足100株涨到每亩170株以上,“村社一体化”建设迈出了规模经营的探索步伐。不管是外出打工的个体,还是劳动力不足的家庭,扁竹村112户485人全都通过“村社一体”的合作模式,每人每年林业分红按照砍伐毛竹的数量可达90-260元。所有以合作社的名义向上争取的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合作社的基础建设上。截止目前,已向上争取项目资金60万元,用于完善竹山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社每年可实现村财增收7万元。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对扁竹村“村社一体”合作社成立过程最好的总结。当初众多争议,面对反对的声音,村党支部成立由“党员+户代表+村两委”组成的调解小分队,通过入户政策解读、打感情牌等接地气的做法,双管齐下进行解释性工作,确保每个村民了解并接受“村社一体”合作社的利好。按村民小组分组召开户代表会,建立扁竹村毛竹合作社交流群,让每个村民都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扁竹村党支部上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攻坚,通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户代表会、一对一做思想工作等方式,最终实现全体村民一致通过。
扁竹村调解小分队向村民解说“村社一体”合作社的利好(拿口镇党支部 供图)
“我们合作社的成立多亏了村里的党员、户代表在协调工作中帮了大忙。”扁竹村党支部书记官兴旺感慨道,“合作社在成立过程中有5户村民的态度非常坚决,有甚者更是擅自抢山劈山,我当时作为村书记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推进这项工作。经过镇里的指导,最终还是党组织发挥了大作用,是村党员和户代表的锲而不舍,才有了村里的合作社,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扁竹村合作社5年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下一步我们也会将‘村社一体’的模式逐步推广至各个符合条件的村。”拿口镇党委书记叶其拯表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实现分散经营向统一经营的转变,就是要把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渐进式盘活农村自然资源、深挖存量资源、聚集人力资源,对现有力量进行全面整合,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努力做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实现农户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目标。”(裴思雯 钟启孜 高健)